开展专业主干课程建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,对培养学生应用技术与能力,确保实现专业培养目标,具有深刻意义。结合我院当前实际情况,针对《营养学基础与应用》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,提出课程建设构想。
一、课程培养目标
《营养学基础与应用》是营养师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,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获得营养学理论知识和掌握营养学应用技术等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达到以下目标:
1、深刻理解与掌握营养学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
2、正确分析食物的营养价值和营养特点
3、熟练掌握食谱编制、宴会设计技术和方法
4、灵活运用食物的量化技术
5、合理进行疾病的饮食调养
6、顺利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—营养师
二、课程教学内容
(一)课程内容设置
1、营养学基础
(1)着重学习人体所需要的六大营养素,了解其生理功能、缺乏症、食物来源和供给量。同时穿插技能应用知识,如科学饮水、食用油的选择、营养素缺乏症的诊断和食疗等。
(2)学习食物的营养价值,通过对食物营养特点和食疗保健作用的了解,学会合理地选择食物,科学地编制营养食谱,有针对性地指导各类人群平衡膳食。同时结合食物营养特点,训练食物量化技术。
2、营养学应用
(1)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合理的烹饪技术与方法,深刻理解合理烹饪的含义。如在食物制作过程中怎样减少食物中有害物质的生成,怎样去除食物中含有的有害物质,怎样最大限度地保护食物中的营养素免受破坏等。
(2)掌握平衡膳食的理论与方法,学习食谱编制技术,学会宴会的营养设计,为不同人群进行科学配餐。
(3)学习本课程可以使学生熟悉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,了解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,对不同人群进行合理地饮食调养,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。
(4)了解不同疾病的生理特点,学习与掌握不同疾病的饮食调养原则,能够对常见病患者进行必要饮食营养指导,通过饮食辅助疾病的治疗,促进疾病的痊愈。
(5)了解膳食结构、膳食指南与平衡膳食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理论,能按照膳食指南的要求指导人们的日常饮食。
(6)了解强化食品和保健食品,了解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,以便正确地运用保健食品。
(二)课程内容改革
1、专业内整和课程
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培养目标要求,本课程应当与食品化学、食品生物化学、烹饪原料学等相关学科进行内容上的整和,兼顾知识的完整性、系统性,避免知识的重复性和无用性。
2、教学中补充新知
本课程在教学中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,通过补充教材、活页讲义不断增加新知识与新成果的传播与传授,使课程常学常新,将营养学的先进理念与先进技术及时教授给学生。
3、知识里调整重点
教学内容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其实用性、实践性,对实践技能没有作用或作用不大的知识点,要减少授课学时或删除,而对技能掌握有作用的知识点要加强授课。
4、实践课自编讲义
营养师专业在我国刚刚起步,相应的教学文件比较缺乏,根据营养师技能培养要求自编实践教学讲义非常必要。
三、课程实践教学
(一)实践教学目标
《营养学基础与应用》是营养师专业的主干课程,教学中应立足于理论,加强于实践。通过量化、计算、分析、编制、操作等训练完成实践教学。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,掌握营养工作技术与技巧,熟练操作,完成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。通过实践教学,提高学生营养理论研究和实践能力,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操作技术的高技能营养人才。
(二)实践教学内容
1、食物量化
通过对不同食物的量化训练,增强对食物量的感性认识和其营养素含量的粗略计算,能识别各种烹饪原料,熟知与评价膳食提供的热量和营养素含量,有力指导营养配餐,增强营养技能的应用性。
2、食谱编制
食谱编制是营养师专业的重要技术,要掌握不同人群的生理特征、营养需要、饮食特点等,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配餐,为不同人群服务。食谱编制是在营养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训练,要熟练掌握。
3、宴会设计
宴会设计以往只是根据口味、餐标、烹饪技术等方面进行编制,往往忽略营养搭配和营养素计算。宴会的营养设计不但要考虑宴席菜肴的口味、色泽、形态、烹饪方法,还要考虑宴席的营养,根据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、饮食特点进行营养设计。因为宴席菜肴数量众多,原料、色泽、口味、烹法、形状多有不同,给宴席的营养设计带来较大的难度,所以需要加强训练,熟能生巧,掌握宴席的营养设计技术。
4、食品分析
食品分析是研究食品组成与含量的有效方法,实验实践性较强。通过食品分析,了解食物中营养素组成和含量,是进行食品资源利用和开发、食品工业生产、膳食营养配餐、营养指导和监督的重要依据。利用实验实训室进行食品分析,也是营养师专业的重要实践课程。
5、营养咨询
在日常工作中对普通人群进行营养咨询是营养师的基本工作,能够对人群进行营养评估和饮食指导,对普及营养学知识、提倡平衡膳食和改善膳食的营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。通过营养咨询可以有效地预防营养素缺乏症、调整营养素过量造成的危害,提高健康水平。
6、饮食调养
饮食调养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。现实中与饮食有关的各种慢性综合症发病率较高,肥胖症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可以通过饮食进行调养,使病情得到改善甚至痊愈。在学科教学中针对不同生理、不同疾病开展的饮食调养训练,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应用技能。
四、课程教学形式
积极开展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研究,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,顺利完成教学任务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,因材施教,改革“灌输式”以及在教学中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,采用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,提高教学效率。
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技术,尤其要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,加速课程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,使之在改革教学方法、提高教学效率、改善教学效果、提高教学质量中发挥更大作用。
- 理论教学
- 讲义式教学
根据专业培养目标,教学中采用自编讲义进行教学,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和技能性,理论知识讲求系统性、完整性,充分考虑有用性。
- 多媒体教学
将自编讲义制成多媒体教学课件,用简练文字和清晰图片、图表进行课堂教学,增强理论教学的直观性。
- 实用性教学
理论教学中突出实用性、技能性原则,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实用案例,通过案例教学,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,学会应用技能。
- 研究性学习
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让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研究性学习课题,由学生在课外自主研究和完成研究性学习报告,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课后有事做,延长课堂教学时间和学习范围,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索,有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。
- 实践教学
- 课内性训练
根据教学大纲要求,及时进行课内实践训练,如开展课内的量化教学、食谱编制训练、宴会设计等,使学生能将学过的理论知识及时地转变为应用技能。
- 专项性训练
广泛建立校外实习、实验与实训基地,安排学生进行专项性训练,如到大连富丽华酒店进行营养餐操作训练、参加国家营养师职业资格考试前的专项训练等。通过专项训练提高技能的熟练程度,达到技能训练和顺利就业的双重目的。
3、岗位性训练
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安排学生进行毕业实习。在具体工作岗位,学生可以学习到课堂内所不能学到的知识与技能,如在营养门诊进行营养咨询、在快餐公司进行食谱编制与营养餐制作、在幼儿园进行营养配餐等训练,使学生受益匪浅。 |